网站首页>业内新闻>连坛纵横
13年间收集6000多本 广西大学教授迷上小人书(图)
来源:广西新闻网   2013-05-16 19:38:58

蒋新平的连环画收藏种类多样。记者 梁如雪摄

蒋新平的连环画收藏种类多样。记者 梁如雪摄

点击进入下一页

蒋新平的连环画全都整齐地码放在书柜里。记者 梁如雪摄

  核心提示

  有人喜欢把玩古瓷玉器、有人中意品茶赏花。广西民族大学教授蒋新平的兴趣有些“另类”。只要有空,“60后”老师蒋新平都会一头扎进自己的书房里打开书柜,细细品味他多年的心头所爱——连环画(也称小人书)。蒋新平自2000年起开始收藏连环画,至今已有6000余本,其中不乏很多市面上较为少见的作品。

  入迷

  收藏连环画

  6000余本

  在家里,蒋新平为这6000余本连环画特设了一个书房,书柜里除了平时阅读的图书外,满满当当的全都是连环画。每本连环画,都被他用塑料精心包装和分类,整齐地码放。

  身为一名大学教授,他为何对这“方寸之物”如此着迷?蒋新平笑言,他们那一代人对连环画的感情,也许现在的年轻人永远无法体会。蒋新平属于典型的“60后”。在他的记忆里,童年的玩乐项目除了一些程式化的游戏之外,最令人兴奋的莫过于看连环画了。可是,看连环画在当时也算较为“奢侈”的一种追求。那个时候的连环画大约一毛钱能买到一本。以现在的物价看来一毛钱似乎微不足道,可在当时,一分钱能买一颗糖、三分钱能买一本算术本子、五分钱能买一个油饼,一毛钱已经可以换来一个鸡蛋或者一碗米饭了。

  对童年的蒋新平而言,越是难得到的东西,就越想要。他想方设法去找各种能挣钱的活儿干。捡江边的尼龙纸、到山里挖药材、卖牙膏皮……就这样,每次换来的一毛两毛钱他都买回连环画,跟小伙伴们兴高采烈地看了一遍又一遍。

  上世纪90年代以后,连环画在市场上逐渐衰落,很多市民家里的连环画都当做废品卖掉或者丢弃。一日,看着对漫画书籍如数家珍、对连环画却毫无所知的女儿,蒋新平忽然萌生一个想法,就是把自己内心的这份热爱寻回来。从2000年起,蒋新平开始走访旧书市场、花鸟市场、夜市、书摊收集连环画,至今收藏量已经达到6000余本。

点击进入下一页

存世量很少的《封惠芬》。记者 梁如雪摄

  痴狂

  淘遍各地旧书市场

  为了收集到心仪的连环画,几乎所有的周末、节假日,蒋新平都泡在花鸟市场、古玩集市里。2002年以前,还在广西漓江出版社工作的蒋新平,早已将桂林市各个花鸟市场、夜市、旧书摊摸了个遍,但凡有空他都会泡在里头淘书,去得多了,旧书摊的老板们都知道有这么个“连环画痴”,只要一看到他来便转身搬出一大摞刚刚收购回来的连环画摆在他面前,任他挑选。

  来到南宁工作之后,蒋新平扩大了“战场”,主动跟南宁市所有的单位图书资料室、学校图书馆联络,哪儿一有刚处理的旧书他都会第一时间奔过去。每逢出差,蒋新平一忙完手头的工作就会直奔当地的旧书市场。

  很多人知道蒋新平喜欢连环画,都会投其所爱主动给他“送”书。2004年,玉林市一个经营图书批发的书商收购到了一批品相(注:品相也就是指它的成色和新旧程度)不错的连环画,连夜就给蒋新平送过来了。不过,书商是有条件的,300本连环画每本要卖100元,少一分都不干!蒋新平翻阅了一下,约莫估量到这批连环画多为上世纪50年代的作品,的确不可多得,可对当时的他来说一下子拿出那笔钱也并非易事。为此,他想方设法东拼西凑好不容易凑齐了这笔钱,终于将这批连环画保留了下来。

  绝版

  拥有不少稀货

  要说蒋新平最为得意的收藏品,就不得不提他几经周折寻回的一套大师级作品,1961年出版的连环画《山乡巨变》。这套连环画是根据周立波小说改编、由著名画家贺友直绘制的。翻开连环画便能感受到,贺友直当时线描的技巧已经达到了顶峰,对人物的塑造很成熟,对湘西农村背景的描绘也十分生动。1963年,在文化部与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我国首届连环画评奖中,连环画《山乡巨变》获得金奖,成为中国新时期连环画里程碑式的作品。

  为了这套连环画,蒋新平专程到桂林参加了好几次连环画拍卖会,好不容易才将一套四本凑齐。如今,这套品相好的连环画在拍卖市场上价格已经达到八千至数万元。

  大师程十发的连环画作品《阿Q正传一百零八图》,也是蒋新平非常喜爱的一本连环画。这本书共有108幅图,分为上下两册,是一套32开大开本的线装连环画。这套连环画蒋新平小心翼翼地封存起来,但又时常忍不住翻阅它,从中温故而知新。“我购得它的时候,价格约为1500元,如今这套连环画价格也已近万了。”蒋新平说。

  此外,像《红珊瑚》、《封惠芬》、《舅妈》等连环画,由于印刷数量少,或者印刷时间较早,如今存世都已很少。

  多次与珍品“擦肩”

  经过多年来的收藏和整理,蒋新平的连环画种类已经日渐丰富。不过,也有不少次拿捏不定的经历,让他跟不少珍贵连环画擦肩而过。

  大约在2005年,蒋新平到长沙出差,经过一个旧书摊时,他一眼瞄到了其中的一套连环画。这套名为《地球上的红飘带》的连环画,是一套上世纪80年代初版的名家作品,蒋新平心里有点激动。摊主看到他的神情,知道是个“懂行的人”,开价1000元。蒋新平当时没舍得买。此后,他都没找到品相类似的这套连环画。

  类似的遗憾,他时常遇到。以一套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题材的连环画为例,全套共有13本,但是蒋新平苦寻多年也只收集到9本。

  称奇

  广西连环画

  曾举足轻重

  记者发现,蒋新平收藏的连环画中有不少“广西元素”。蒋新平告诉记者,广西出版和绘制的连环画,在国内的水平可达中上,也算是国内连环画史中举足轻重的一笔。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出版社1963年出版了连环画《封惠芬》,当时该连环画仅印制了2700册,印数稀少再加上年代久远,如今存世量很小。这本连环画如今已成为收藏界的抢手货。

  大家熟知的连环画《鸡毛信》,在中国历史上传播甚广,却很少有人知道《鸡毛信》的原著小说是一名广西作家。在这本连环画封底可以看到,原作者为华山,正是广西南宁人。这本小说经刘继卣绘制发行后广为传播直到被翻拍成电影,从此成就了一个脍炙人口的经典故事。

  除了广西自己出版的连环画,南宁还有一位顶级的连环画家雷德祖。蒋新平对雷德祖的连环画十分赞叹,这位画家的作品种类繁多、涉及的题材十分丰富,其中的《雷德祖连环画集》、《斯巴达克思》、《世界名著连环画丛书》都是十分经典的作品。在连环画界,早就有“南顾北刘”和“南雷北燕”之说,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连环画界的代表人物是上海的顾炳鑫、北京的刘继卣,而七八十年代的是广西的雷德祖、北京的高燕 。

  然而,连环画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便开始衰落,如今已渐渐成为小众私藏的物品。与时下风头正劲的动漫相比,蒋新平觉得连环画对生活细节的把握更到位、艺术的韵味更为浓重。“与我一样喜爱收藏连环画的人大多跟我年纪相仿,都经历过文化物质匮乏的年代,连环画的出现犹如沙漠里的一滴水,这种感情恐怕后辈人永远无法体会。”蒋新平感慨连环画这种曾经影响过几代人的艺术形式,如今已然消失。他也希望,自己所做的这些收藏可以为后人留一些回忆,让这份情感得到延续。

 

上一条:聊城市民珍藏三万连环画 欲捐献    下一条:小人书 还会再火吗